廖宗魁/文
在4月关税冲击下,市场担忧出口会出现较大的下滑。但现实是,中国产品强大的竞争力以及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长,有效弥补了对美出口的下降,4月出口超预期的显现出较强的韧劲。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大幅好于市场预期。为何中国出口能保持较强的韧劲,存在哪些超预期的特征?
其一,对东盟、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超预期。4月对东盟、印度、非洲、拉美出口同比分别为20.8%、21.7%、25.3%、17.3%,有效对冲了对美出口的下滑。
广发证券认为,4月出口的超预期体现出“中国制造”强大的竞争力和抗压能力。中国制造业已兼具规模和效率优势,这是最大的护城河所在,全球并没有哪一部分有竞争力的区域能够对中国制造的量级形成替代或冲击。
中国出口的结构已经多元化,能够有效地减弱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1-4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的贸易总值为2.38万亿元,增长9.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8%。其中,对东盟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2.6%。1-4月,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8万亿元,增长1.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2.6%。其中,对欧盟出口1.21万亿元,增长6.1%。
其二,对美出口增速虽有所下滑,但仍好于市场的预期。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为-21.0%,比3月份下降约30个百分点。一方面,美国对中国新加征关税于4月9日生效,4月上旬可能仍有一些出口的前置效应;另一方面,一些竞争力较强的商品可以很大程度上把关税负担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比如4月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0.1%、6.5%,仍保持较好的增速。
5月10日至11日,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
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发布,意味着短期内中美贸易冲突有所缓和,短期内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将暂时减弱。
由于关税冲突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出口仍会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关税冲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大致有两个层面:一是美国滥施关税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和贸易下滑,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拖累。二是中美现有关税下,对美出口在未来估计还会有较大的扰动,尤其是对美依赖度较高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冲击。
不过,如果不出现全球需求较大的全面下滑,仅是对美出口出现冲击,对中国整体的出口压力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正如4月出口数据显示的,中国出口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出口产品强大的竞争力,将会部分对冲对美出口的下滑。
另外,政策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贸的稳定。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于外贸的挑战,政治局会议指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稳定外贸,“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本文刊于05月1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